快速导航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案例 > 交通服务案列

贵州三峡能源有限公司凯里至铜仁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项目

发布于:2017-01-22 09:47:14


一、项目背景

2014年  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要坚持增加供应与提高能效相结合,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进口,有序拓展天然气城镇燃气应用。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  10%以上。要实施气化城市民生工程。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替代分散燃煤,组织实施城镇居民用能清洁化计划,到 2020年,城镇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气。贵州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天然气入黔相关工作。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及能源布局,贵州省将由“中缅天然气长输管道”以及“中卫-贵阳联络线”共同供气,上述两条天然气干线已经建成通气,过境贵州省,为贵州省内利用天然气资源提供了条件。在国内大力推广利用天然气的形势下,为充分利用“中缅天然气长输管道”以及“中卫-贵阳输气管线”管线输送的天然气资源,优化贵州省能源结构,促进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贵州省能源局制定了“贵州省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中,省内八条重要的天然气支线管道,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开工,其中四条应建成通气,凯里至铜仁天然气输气管道正是其中之一。

重庆三峡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 1998年,是一家有着十多年城市燃气经营历史,专业从事城市民用、商用、工业用天然气,煤层气输配及综合利用,城市 LNG、CNG汽车和船舶加气加注站投资与经营的企业集团。贵州三峡能源有限公司为重庆三峡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立足于发展贵州能源事业,拓展贵州省能源市场。2014年  7月,公司与贵州省发改委(贵州省能源局)签署了清洁能源投资意向协议,计划在 2015-2020年间,在贵州省投资 40亿元用

于发展天然气、煤层气及页岩气等相关项目。

凯里至铜仁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项目为重庆三峡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在贵州实施的第一条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项目,项目于 2015年 12月  30日经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黔发改能[2015]2114号文核准备案,目前已完成项目用地预审以及规划选址等工作。

该项目符合国家及贵州省能源发展战略,管道布局符合贵州省“天然气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贵州省天然气支线管网,增加供气能力。通过与已建的中缅线、中贵线有效连通,可以提高贵州省输气管网供气与调配的可靠性,为黔东南和铜仁市的安全、平稳、可靠供气提供保障。同时项目的建设可改善环境,减轻大气污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条例,具备较大规模社会效益。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的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审批。为此贵州三峡能源有限公司于 2015年 12月委托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工程及有关资料,对管道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重点走访了项目沿线林业、环保、城建、水利、文物、国土等部门,收集了管道沿线林业分布情况,河流、水体分布情况、相应的功能区划、城镇规划、文物分布情况等资料,并委托贵州江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本次环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现完成了《凯里至铜仁天然气支线管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的编制工作。

在贵州省环境评估中心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于 2016年 7月  14日在贵阳市主持召开了《凯里至铜仁天然气支线管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我单位依据评审会议纪要及专家意见,严格按照会议纪要精神,于 2016年 8月  17日修改编制完成《凯里至铜仁天然气支线管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现呈请报批。

、项目特点

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属于线性工程新建项目。是 “贵州省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省内八条重要的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之一。项目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

三、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对本工程的分析和管线所经过地区的环境特征及沿线的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确定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为重点,并对工程拟采用的环保措施进行论证。

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为本工程对沿线植被、动植物资源、土壤侵蚀、土壤环境、土地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2)运行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环境风险评价为事故状态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造成的后果、事故预防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

4)经多次核实,线路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以及水源保护区(含地下水),下一阶段如发现或线路进行调整涉及到敏感区,应及时开展变更环评或履行相关行政程序。

5)本工程线路走向较长,下一阶段存在线路走向摆动可能,因此本评价提出,在下阶段工程管线、站场、阀室等设计施工时必须避开管道走向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沿线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

四、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规划要求,项目的建设对推动贵州省大气环境的改善、能源结构的优化、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经济投资相对合理,环境风险在采取措施后属可控制范围。此外,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在全面落实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评价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